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调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体现了我国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资本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智能制造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2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约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6.6万亿元。其中,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市场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都将迎来大幅增长,分别预计达到约万亿元和1.2万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体现了智能制造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彰显了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手机:根据第三方机构IDC的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同比有望增长3.6%,这将是2021年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的首次增长,主要原因是用户对大存储手机的换机需求增长,这会使得中国智能手机未来几年出货量都稳中有增。
微型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三方机构IDC以及投行高盛等机构预测, 2024年全球PC市场出货量的同比增长在4%-7%之间,更乐观的预测认为可以增长8%左右,主要原因就是新型个人电脑AI PC上市。从2018年以来,中国一直占据全球微型计算机设备90%以上的产量,所以,无论哪个品牌的PC出货量增加,中国都会受益,这是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另一个中长期实力依托。
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生产:2024年将继续保持增长状态,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和数字中国的全面展开,这类硬件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持续上升状态。从中长期来看,这也有利于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稳定增长。
存储芯片:2024年的中国相关生产,将在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导致全球存储芯片需求看涨的情况下,获得直接收益。根据行业第三方机构Gartner的报告,预计到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市值将会激增16.8%,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存储芯片行业,2024年的同比增速度预计将飙升至66%以上。
中国电子产业在具备劳动力优势和国家资金大力支持的前提下,供应链的完善、技术和人才的发展等将带来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已经由最初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升级在成本、资金、供应链、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技术能力,形成全产业链的优势。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将重构全球制造业劳动分工和价值体系,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渗透与融合,创新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分布和竞争战略。
制造业数字化成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推动产品设计、制造等全过程数字化,创新新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企业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研发创新、运输、销售服务等流程优化和提升效率,实现数字化创新价值。
客户体验优劣决定企业生命力,数字化和云平台等工具的应用,帮助企业更敏捷地抓住并满足客户体验和个性化需求,赋予企业与客户持续交互的能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精准的消费者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触达更多元、更细分的用户群体,针对性进行产品开发和运营;线上线下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
电子制造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其数字化转型独具特色与挑战。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供应链管理,各环节均需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生产、精准质控与灵活供应链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奠定长远发展基础。
集合企业内高层决策门户、生态门户、供应链门户,针对企业下属生产工厂、仓库、分子公司、事业部进行统一管理权限精细化,做到管控、整合、赋能三位一体。
打造全域系统入口针对生产、仓储、供应、营销等供应链业务系统整合集成,打造统一管理平台避免繁琐操作及重复登录,形成入口的业务闭环,大大提升多系统协作效率,给用户提供良好使用体验。
一站式知识管理平台,覆盖市场营销、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人员培养、业务提效等各方面业务场景,通过构建知识门户、知识仓库 、知识搜索、知识地图、知识专辑等应用,让研发降本提效。
未来,蓝凌将继续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数智化管理,共同推动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深圳市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数智化办公专家、深圳500强企业,为各类组织提供工作门户、BPM流程、低代码、信创办公、协同办公、知识管理、合同管理、费控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公司先后助力中信、万科、小米、紫金矿业等数万家知名企业实现了智慧管理与高效办公的工作变革;截至2023年底,公司与华为云、阿里云、金山云等300+家厂商达成战略合作,累计服务4000+万员工。
Copyright © 2024 CQ9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